化学品的管理篇1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危险化学品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辐射危害等种类,危险化学品都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目前我国还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化学制品的危险性,安全管理也存在问题,导致了全国各个地区出现很多安全事故。危险化学品行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个高危行业,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管理化学品的管理,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核电站危化品管理的概述
核电站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会用到多种化学品,其中也存在危险化学品。尽管核电站为了实现自身更好的经营和管理,对危险化学品进行了分类处理,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但是由于危险化学品具有多重特性,在管理过程中就会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困扰,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一方面给核电站的发展带来动力,另一方面也使核电站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问题。一旦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出现问题,不但会对企业环境、设备等带来伤害,还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通过分析核电站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存储情况,构建更加安全、科学的危险化学品监管体系,对核电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电站化学品管理目标
核电站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是确保企业安全运行的前提,因此,做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可以尽可能的降低危险化学品对企业和员工带来的伤害,保证相关岗位员工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与此同时,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可以构建更加和谐、安全、合理的核电站人机系统,符合国家对企业建设的要求。
三、核电站危险化学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不到位
核电站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首要工作就是需要明确核电站所使用以及储藏的危险化学品数量。但是目前有些核电站没有充分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办法,没有积极开展对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工作。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的管理人员意识的薄弱,没有形成全面的安全监管意识,单纯的以为监管登记工作是一种文字性的工作,没有与实际的生产管理结合起来。从而出现了部分企业虚报自己所用危险化学品数量、种类的现象,严重威胁到生产安全,威胁了员工的生命安全。
(二)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在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管理中,专业人才缺乏较为严重。企业的生产人员和管理阶层的安全意识都不强,都没有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因此,操作人员在进行具体操作时,因为缺乏专业的操作水平,就容易出现疏漏。同时,由于作业人员和企业管理层的安全意识薄弱,就不会在工人的防护上下太大功夫。因此,在危险化学品使用和存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由于没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手段,就会增加事故的严重性。
(三)安全意识和监管力度不够
国家和企业在危险化学品监管机构的设置方面不完善,从事危险化学品监管的专业人员少,没有发挥出真正的职能。同时,在核电站的危险化学品使用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的安全制度,企业领导也没有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更有甚者,为了节省开支,取消了监管安全作业的部门,这就使得危险品生产的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近年来事故发生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四、加强核电站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做好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
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加大ο喙厣产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意识教育工作,加大对不按时登记企业的处罚力度,以便引起生产企业的重视。同时建立严格的危险化学品购销管理制度。对监控化学品应按国家相应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应建立严格的出库、入库检查制度和登记制度,应贯彻“五双管理制度”,实行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发货、双把锁、双本帐,并将贮存数量、地点及管理人员报公安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安保部门要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
(二)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模式和应急救援体系
构建五位一体的安全管理工作格局,也就是党委领导、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和社会监督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格局,协调解决危险化学品生产中的各大问题。另外还需要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联合执法,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对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整合和规划,加强对化工园区的监管,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广大群众的健康。
(三)加强安全宣传力度
核电站要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责令督促相关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提高自身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意识。企业也应该在工人上岗前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操作水平和能力,还要加强对安全防护意识的宣传,教给工人一些应急方法。同时,企业应该完善车间的防护设备,以便应对危险化学品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的危险。
五、结束语
做好核电站危险化学品的管理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分析,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体系。核电站自身要严格进行管理,定期进行危险化学品审查和统计,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通过在人员选拔培训、安全宣传和危险化学品登记等方面加强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化学品的管理篇2
关键词:化学品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化学品种类繁多,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已为人知的化学品就有500~700万种,其中超过10万种化学品进入市场流通,并且每年还有新问世的化学品将近1000多种,这些化学品的年产量已突破4亿吨。在一定程度上,化学品的存在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在化学品市场上流通着一部分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的危险化学品,其中致癌物就有150~200种,这部分化学药品的存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
1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1搞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是企业自身生存的需要1998年1月6日,陕西兴平化肥厂二期硝铵装置爆炸,包括中和厂房、造粒塔、皮带运输系统,两个酸罐在内的整个装置全部被炸毁,周围100m内的厂房、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事故造成22人死亡,5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000万元,事故的原因是油和氯进入了硝铵生产系统。2000年7月10日,陕西省渭南市饲料添加剂厂在进料卸车过程中,环氧乙烷发生爆炸燃烧,整个生产车间夷为平地,事故造成2人死亡,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余万元。2004年4月15日傍晚19时,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排污罐发生爆炸;4月16日下午5时57分,重庆天原化工厂有关人员在处置氯气泄漏事故时,液氯贮罐发生爆炸,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群众被疏散的严重后果。
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事例说明,一旦危险化学品在生产、使用、储存等环节中出现操作、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就有可能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每个涉及化学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企业自身生存发展,都应该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1.2搞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是社会安定的需要危险化学品从生产到使用,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给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1994年8月5日,因违规存放化学品,深圳清水河仓库发生火灾并引起爆炸,事故造成包括市公安局两名副局长在内的1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2000年9月29日,一辆载有5.2t剧毒氰化钠溶液的车在陕西省丹凤县境内铁峪铺镇化庙村翻入312国道丹凤县汉江支流铁峪铺河内,其中5.1t氰化钠溶液溢出。
由于操作失误、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危险化学品在生产、使用、运输、储存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这些安全事故,一方面给家庭、国家带来重大损失,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等。
1.3搞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由于国际化学品贸易的需要,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力度,国际组织、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政府代表等积极合作,加强对化学品进行安全管理。由于危险化学品自身的特性,使得对其进行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环节都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为了确保危险化学品工业的发展,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标准,用于对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我国近年来,也通过实施行政许可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加强和规范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因而,企业必须要抓好自身的安全管理,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才能在国际国内市场中有立足之地,具备竞争力,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2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多年来,在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实践中发现,以及查阅相关资料证明,工业企业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存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机构不健全、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落后、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员工培训教育及职业健康监护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企业加大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的监管力度,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另外,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到使用等环节,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2.1安全技术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在遵守执行有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要不断地研究和获取新技术、新工艺等,同时通过采取适当的安全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和风险,从而确保生产安全。
2.1.1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研究和获取先进的工艺技术,加强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不断优化工艺指标和流程,完善和提高生产、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技术水平。同时,在原材料的应用上,通过对有毒、高毒、可燃物等进行处理,寻找替代品,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危险化学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或引发火灾爆炸等。
2.1.2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企业要结合危险化学品自身的工艺特点、装置规模和可控程度等,设置建立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而对化学品的温度、压力、流量、流速、液位、物料比等指标进行准确控制。或采用智能自动化仪表、紧急停车系统(ESD)、安全仪表系统(SIS)等自动控制系统,不断降低现场人工操作,避免接触,提高企业的安全自动控制水平,确保装置的平稳运行。
2.1.3提高安全设施水平:根据物料特性、设备性能、工艺指标等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安全阀、防爆膜、压力表、液位计等具备安全功能的附件。同时,相应的设置超限报警装置,对安全联锁、温度、压力、液位等进行管理,可燃、有毒气体浓度监测报警,自动泄压、紧急切断、紧急联锁停车等装置,有效提高装置防御异常状况的能力。
2.2组织管理措施提高危险化学品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危险化学品加强组织管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或部门,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等,组织管理措施还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2.2.1特性识别:对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进行识别,是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判断分析危险化学品是否具有燃烧、爆炸、有毒、有害或腐蚀性等危险特性,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等,是防止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
2.2.2建立档案: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包括原料、中间产品、产品等建立危险化学品档案,同时,对每种危险化学品做到“一书一签”,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
2.2.3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消除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手段。抓好三级安全教育,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重点人员的安全教育,能够有效地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提高员工防范事故的能力和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2.2.4健康监护:许多危险化学品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甚至会导致职业病的发生。企业应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员,进行上岗前体检、在岗定期体检和离岗体检,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保护从业人员健康,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2.2.5应急救援措施: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发生概率大,潜在危害严重。企业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事故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预案的演练,提高员工的防御事故的意识和能力。
2.2.6废弃物处理:必须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严格控制,禁止向环境中排放或丢弃。对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理,需要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对易燃、易爆、有毒和其他危险性的废弃化学物品进行销毁、处理。
3结束语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生产经营单位一定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标准、方案等,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努力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崔克清.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管理[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1.
[2]孙广川.浅谈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安全对策措施[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07).
化学品的管理篇3
关键词: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目前,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中的危险化学品种类日益增多,这些危险化学品多为易燃易爆、剧毒或强腐蚀性、放射性等物品,因此危险系数非常高,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方面的重大损失。所以,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意识淡薄。由于职业院校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对危险化学品的相关知识关注度不够,并且缺乏相对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从而导致了部分在校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对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重要性及责任感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虽然实验室建设得到了有效的加强,但相关管理制度、安全防护措施、人员安排等方面却未随实验室情况的转变进行完善,致使安全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危险性大。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内的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且很多都具有易燃易爆、强毒、强腐蚀、强辐射等特点,在储存和使用环节有很大的危险性,任何的疏忽和操作不当,均可能引发爆炸、毒气和化学灼烧等安全事故,从而给学院造成重大的人身财产损失。
二、强化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能够从根本上帮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具体的措施就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宣传危险化学品知识、讲授安全防护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流程等,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防护技能和事故应变能力,以有效减免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危害。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安全责任体制。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首先应针对危险化学品的特点以及实验室管理需求,建立起科学、严谨、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其次,在管理制度基础上,明确实验室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保管人员、实验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再次,在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中,切实做到责任到人,确保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规范危险化学品日常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防护能力。首先,危险化学品应集中存放、统一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起标准化的仓库或储藏室。其次,完善库存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双人管理制度,并设立两本出入账簿,做到进出有序、可查,定期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检查,确保账物相符。再次,建立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定期开展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同时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帮助其充分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性质、危害性、储存特点、使用规范等,并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正确、迅速地使用防护设备。实验室和仓库还应建立起安全事故应急方案,以便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
4.注重废弃化学物的处理,避免化学废弃物污染。对于实验室所产生的各种垃圾、废弃物等,都应当收集、分类并储存在相应的容器中,不能混装,更不能随意丢弃、倾倒。与此同时,将废弃物集中收回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初步处理,比如易挥发的有机试剂,当用量较小时,可以放在通风处让其自然挥发;对废酸、废碱液体,可以加入试剂进行中和,等其PH酸碱度达到排放标准后,再加大量水进行稀释后排入下水道;对于剧毒废气、废液等要定期联系专业处理厂进行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确保整个流程安全无虞。
总之,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风险管理工程,想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我们从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从管理制度、安全责任体制、实验室日常管理、师生管理、实验废弃物管理等几大环节着手,制订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此来切实保障化工类职业院校实验室科研、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化学品的管理篇4
阜新市中心医院药剂科,辽宁阜新123000
[摘要]医院药品库属于药品供应部门,药品库管理工作是医院药房管理中需注意的重要环节,但目前临床用药时仍然存在药品包装破损、片剂裂片或者内包装空盒、空粒等问题,严重影响治疗工作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而医院各科室以及药品库工作人员均应当认识到医院药品库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并运用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加强对医院药品库的相关管理,以便在符合我国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完成保证药品质量的任务。该文主要从药品采购、药品入库、在库药品以及出库药品这4个方面,对医院药品库的科学化管理方法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探究,以期提升医院药品库管理水平,保证药品药效、减少药品资源浪费并节约医院经济成本。
[
关键词]医院;药品库;科学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2(c)-0071-02
HospitalDrugLibraryofscientificManagementtoExplore
ZHANGLizhi
DepartmentofPharmacy,theCenterHospitalofFuxinCity,Fuxin,LiaoningProvince,123000,China
[Abstract]Hospitaldruglibrarybelongstothedrugsupplydepartment,druglibrarymanagementhospitalpharmacymanagementshouldpayattentiontotheimportantpart,buttherearestilldrugpackagingisdamaged,tabletslobesoremptypackagingboxes,emptyseedsandotherproblemsinclinicalmedicine,seriouslyaffectingtreatmentworkandendangerthelivesofpatients,andthusdruglibraryhospitaldepartmentsandstaffmembersshallrecognizethetrendofreformanddevelopmentofdruglibraryhospital,andtheuseofscientificandmodernmanagementmethodstostrengthenthehospital’sdruglibraryrelatedmanagementinordertobasisconsistentwithourlawsandregulationsondrugadministration,drugqualityassurancetaskstocomplete.Thisarticlefromthedrugprocurement,drugstorage,druglibraryandalibraryofdrugsthesefouraspectsofscientificmanagementmethodsandprecautionshospitaldruglibrarywereexploredinordertoenhancethehospitaldruglibrarymanagementlevel,toensuredrugefficacyreducedrugwastageofresourcesandeconomiccostsavingstothehospital.
[Keywords]Hospitals;Druglibrary;Scientific;Management
[作者简介]张立志(1972.12-),男,辽宁阜新人,本科,主管药师,主要从事药剂管理工作。
医院药品库是医院药品供应的重要部门,属于医院物资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其应当在遵循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以为药房、临床以及患者服务为宗旨,以有效控制储存药品成本、控制药品数量并保证药品质量为任务,以促使药品库存不仅能够满足医院各个科室的用药需求,而且可以防止药品出现积压甚至过期失效情况为目的。随着现代化医院药品库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将科学化管理方法应用于医院药品库的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1医院药品库对于药品采购的科学化管理
与常规市场商品不同,医院药品具备使用价值的时效性相对显著,若医院药品库采购过量的药品,不仅容易造成医院药品出现积压,而且医院在实际用药过程中难以保证能够在药品使用有效期限内用完,所以易导致药品资源产生浪费,且医院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遭受损失[1]。因此医院药品库对于药品采购工作应当进行科学化管理,即实施限量采购策略。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该院首先可以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其中以主管院长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药品库采购事宜由药剂科主任负责,其他相关科室主任则协助管理;然后药事管理委员会按照该院实际用药数量与需求编订基本用药目录,药品库工作人员则根据基本目录拟定药品采购计划,完成计划后交由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核并批示,审核通过后按照计划进行药品的科学化采购。采购药品时应当注意:临床常用类药品通常以15d用量为准,医院个别科室特需药品可由相关医师递交临时用药申请单后予以采购;静注丙种球蛋白、人血白蛋白等紧缺类药品,采购人员可以依据医院实际情况及时、适当地增加库存量;使用量少但必须备用的药品,采购人员可用少购但勤购的方法[2]。
2医院药品库对于药品入库的科学化管理
工作人员结束药品采购后需将其及时置入医院药品库,但应当严格遵循我国卫生部制定的《药品入库验收制度》,做到专册登记、专用处方、专财消耗、专柜加锁以及专人管理[3]。药品库管理人员在药品入库之前应该仔细核实每批药品的名称、数量、规格、批号、价格、发票号、生产厂家以及有效期限等内容,以便避免外观异样、包装破损或者标识模糊的药品入库,确定药品无异常后依次、逐项做好药品入库验收记录。对于首营药品,药品库管理人员应当认真查看其生产企业的资质、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和检验报告书等;对于麻醉药品,管理人员应当依据《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对药品进行合理调配、贮存及其使用,麻醉药品的处方权需要具备职称在医师以上且经由医院医务科审核批准的条件,且使用医师需备好签字字样,以备药房检查;为晚期癌症患者申领麻醉药品时,暂时推行药品专用卡的管理条例,但需要注意专用卡的发放、使用及其管理事项,做好药品消耗记录并将专用处方完好保存3年以备检查,科主任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对于第一类精神药品,归入医院药品库时应当实施双人清点、核对、验收并签字的入库制度[4]。医院药品管理科室应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执行用药控制,如针剂常用量为1d、酊剂常用量为3d以下,以便防止出现药品滥用事件。
3医院药品库对于在库药品的科学化管理
药品库中的药品摆放位置的合理性,对于减少药品出库错误、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尤为重要,因此医院药品库管理员应当在药品入库后对其实行科学化贮存管理。目前医院药品库中的贮存设备主要有用于放置小包装和较为贵重药品的密闭药柜,以及用于置放数量较多的同一药品和体积较大的整箱药品的敞开货架等,容易导致药品贮存空间利用率大幅降低,且发放药物时易出现遗漏事件[5]。
针对大多医院药品库中贮存药品的容积受到限制的问题,管理员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扩大库房贮存空间,具体措施如下:管理员首先可以按照药品的不同剂型、性质等分出大类,然后依据药品的不同药理药效进行系统性存放,做到分门别类、标记明确。进行药品保管时,管理员需要特别注意其贮藏要求,如冷藏、防潮、避光等,坚持每天检查两次药品库房的温度和湿度,其中冷库温度保持在2~8℃,库房湿度维持在45%~75%,并使药品库保持自然通风、干燥的环境,进而有助于保证药品的长期效用[6]。此外,医院药品库管理员应当定期查看在库药品的保质日期:对于3个月以上的滞销药品,管理员应当做好记录并及时向药务科主任报告,以便减少或者停止药品库对该类药品的采购,进而减少药品资源浪费以及医院经济成本;对于有效期在6个月以内的药品,管理员应当明确标注警示记号,并和医院药房、药品经销商沟通;对于质量存在问题、可能引起患者严重不良反应以及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告知的问题药品,管理员应当及时严禁其申领或者使用,以便保证临床用药质量与患者生命安全;对于药效迅速、显著,但如若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人体受到损害的高危药品,如抗凝剂、肌肉松弛剂、胰岛素类制剂、细胞毒化药品以及高浓度电解质制剂等,医院药品库管理员应当制定基本目录,贮存时注意与其他药品分开,粘贴醒目的警告标示(贴至药品的最小包装)并置于专门药架[7]。其中细胞毒化药品应采取相应的配置防护措施,并加强对高危类药品有效期限、临床使用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检查。
4医院药品库对于出库药品的科学化管理
医院药品库对于出库药品进行科学化管理时,应当以定期盘点、帐物相符为总原则[8]。具体措施如下:首先,电脑操作员将各个领药科室递交的领药申请通过电脑予以出库,同时打印相应的药品出库单;然后,医院药品库管理员以打印单为依据发放相对应的药品,领药科室则对药品出库打印单和实际发放的药品予以核查,若有疑问或者发现错误则及时修改药品出库记录,以防出现帐物不符情况。药品出库时,管理员需查实名称、包装、规格和数量等,严格做到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以及按照药品生产批号发放。对于麻醉类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出库时需执行双人核对法,发放与申领两方均确认无误后在药品出库单上予以签字。
药品出库后,医院药品库管理员应当密切关注其在药房或者临床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标签脱落、胶囊空盒、片剂裂片、溶剂色泽不匀等。遇到上述问题后,药品库管理员首先需要统计各类反馈信息,包括药品名称、类型及其出现的具体问题等内容,然后积极与药品供应商取得联系,共同协商做出更换药品或者其他科学、有效的相应处理。针对此类问题,医院应当改进药品出库后出现问题的处理办法,增强药品库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从而确保医院临床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药品库管理属于医院药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医院有效确保药品质量、减少临床用药不良事件,从而保证医院用药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医院首先应当引导全体医务人员,尤其是药品库管理人员明确对医院药品库进行科学化管理的积极作用,然后结合所在医院的实际情况查找药品库管理工作中现已存在的问题,接着从药品采购、药品入库、在库药品以及出库药品等医院药品库管理的具体环节着手,尽力优化医院药品库管理方法,以便促使医院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获得进一步提升。
[
参考文献]
[1]李玉欢.医院药库外置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7(25):988-989.
[2]古丽尼沙·阿不都热依木,沙塔尔·库尔班.浅探维吾尔医院如何规范药房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1(13):332-333.
[3]陈瑶,肖芳,罗亚杰.浅谈医院药库的药品信息化管理[J].中国药师,2012,7(15):1052-1054.
[4]胡淑凤,胡淑春,王新玲.药库药品管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
2(9):141-142.
[5]王晓华,孙燕,谭雯.医院药库管理探讨[J].药学实践杂志,2012,1(30):
73-74.
[6]李莹,徐建东,江海平.医院药库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1(15):
[7]王闰,田野,原源,等.医院药库库存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9(19):899-900.
化学品的管理篇5
【中图分类号】R179G478.5
【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4-0379-01
【关键词】食品处理和加工;组织和管理;学生保健服务
为加强学校、托幼机构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提高经营者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食品卫生管理水平,防止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患的爆发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卫生部《关于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通知》精神,石嘴山市卫生监督所于2003年底开始在全市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开展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并取得较好成绩。现报道如下。
1主要做法
1.1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拟定实施方案从实际工作出发,根据石嘴山市学校、托幼机构食堂现状,依据《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制定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标准,其重点在卫生组织、食堂布局、实施方案、食堂面积、食品采购及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等几方面。
1.2提高学校食堂管理者的卫生知识水平加强对学校负责人、食堂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对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有所了解。通过反复培训,提高了学校食堂管理者的卫生意识及食品卫生管理水平,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具体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3加强宣传,形成舆论氛围借助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以电视节目向市民介绍石嘴山市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在卫生监督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引起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关注,提高了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力度,确保了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效果
自2003年底开始在石嘴山全市范围内开展学校食堂卫生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准确掌握了全市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全市45所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根据量化评分表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将量化分级管理落到实处,避免了搞形式、走过场。
2.1学校食堂硬件及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教育局和卫生局联合下发《关于广泛推广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的通知》,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学校食堂,下大力气进行整改,投入了近3万元的资金对学校食堂的硬件进行了改造。通过食品量化分级管理,食堂面积扩大了,食品加工流程、布局得到了合理调整;许多学校加大投入,添置了食品加工操作台、冰箱、洗涤设施,部分学校购置专用蒸汽消毒柜,保证学生安全用餐;增设操作人员二次更衣、洗手设备,增设主、副食库房及机械通风装置,从而改善了食品储存条件。
2.2转换监督模式,提高监督效率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将政府的监督管理与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身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风险性和食品卫生信誉度分级确定监督频率,将监督重点放在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上,实行重点监控,帮扶打劣,同时也加强了经营者的自律性,提高了监督效率。
3问题与建议
3.1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执行标准过高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标准是参照餐饮业的标准执行的,相对于学校食堂要求可能过高。餐饮业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共涉及五大环节65项内容,餐饮业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涉及七大环节38项,其中关键性项目,如有一项不合格,则评为差,且确定得分85%以上为良好。所以就学校食堂具体条件,大部分只能达到C,D级。
建议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订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量化分级管理评分标准,将关键性项目控制在10%以内。
3.2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必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最大的特点在于连续性和可变性,连续性表现在学校食堂只要是从事经营活动就必须接受卫生部门的监督和评审,形成每年的评定结果;可变性表现在根据每年卫生许可审查和经常性卫生审查情况进行评定,按照食品卫生信誉度评定结论进行调整和公布。今年评定为A级,明年必须有改进,才有可能保证A级,形成不上就下的压力。所以,只有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才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校食堂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
化学品的管理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优化策
一、前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精品课程建设本着“开放和共享”的精神,旨在建设一批集合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持。独立学院起步比较晚,精品课程建设才刚刚起步,很多方面还不成熟,在精品课程建设上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和探索。通过分析研究2003年~2009年《管理学原理》部级精品课程,并结合对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的现状剖析,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五个方面提出了《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优化策略。
二、《管理学原理》部级精品课程特色分析与研究
1.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结合便于交互的网络课程进行教授,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晦涩、抽象的知识,还可以进行经验和思想交流,提高学习的效率。
2.鼓励教授亲临讲台。教授担任主讲教师,讲授基础的理论知识,教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渊博的知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立体化教材建设初具规模。由传统的单一课本教材发展到包含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材、实验教材(实验指导材料)和网络课程相结合的立体化教材。立体化教材的采用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思维的拓展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便于提高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针对课程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课堂之外的实践基地,建设实验教室,以便培养其能力。重视实验教师的培养和使用,有助于学生有规范的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得到解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能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
5.教学网站建设注重在线交互。短短的课堂讲授不能满足具有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外辅导虽然可行,但是教师与学生在时间上、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难以协调,网络课程的推出为学生进行课后自学、经验交流提供了方便。师生之间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相互提问、交流意见和经验,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和互动,利于发散思维和开放思维的培养。随着资源建设规模的扩大,很多教学和学习资源免费在网上,便于各大高校之间教学方法和经验的相互借鉴。可以说,在线交互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课外自学的良好环境。
6.资源建设规模的日渐完善。利用网络的教学资源库规模更加庞大,包含的内容更为的丰富,有习题库、案例和图库、考试题库、教学录像、课程教案、辅助资料等,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完备的教学和学习环境。部分课程还提供了资源定期更新,将学科前沿的知识进行及时的进行填充,使学生能够既接触经典知识又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拓展了知识面。
三、独立学院《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的现状分析
课题组花费较多时间构建完善的教学与科研组织结构,精心建设教研的四大梯队:第一梯队,由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课程管理能力的教授当任学科领军人物。第二梯队,课程主讲教师中还有两位教授,是专业带头人。第三梯队,由骨干教师组成学术骨干力量。第四梯队,有青年教师组成学术发展力量。针对目前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缩写了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管理学原理》教材及与之配套的《管理学原理习题与案例库》。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组十分注重持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创造条件,利用各种机会,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先后5人在企业挂职锻炼。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本课程教学团队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索,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比如我们一直在沿用的“粉笔+黑板+多媒体”,在启发和引导学生思维、师生之间即兴的讨论等方面很好地结合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第二个是尽最大可能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建成《管理学原理》网络课堂,内容包括:教学团队;教学大纲;课件点播;案例分析;课后习题;推荐数目;经典导读;书籍下载;经理讲坛;影像资料;仿真训练;相关站点;交流邮箱。但与部级精品课程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尽管近几年课题组对《管理学原理》的实践教学十分的重视,与以前相比较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管理学原理》的实践教学仍然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物质条件还不能充分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第二,师资队伍本身的素质尚不能完全适应实践教学的要求。实践教学场地虽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加的实践场地要求。另外,担任实践教学的师资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教学中又没有及时地参加学习培训,对学科领域新的技术手段等了解不是太深入。
2.师资学历结构层次还不够高。虽然课题组拥有良好的教师结构,但学历和职称与部级相比还比较低,博士及以上的学历占少数。教师大部分时间精力用于教学,搞科研的时间较少。“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专业教师不能参与实践,因而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3.课程信息资源建设相对滞后,水平偏低。第一,课程网站建设水平较低,除人的因素外,硬件设备投入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例如由于校园网服务器内存小,设备落后,导致资料上传受限,网站内容残缺不全。由于缺少录播及编辑设备,教学录像画面模糊粗糙且无法编辑、压缩上传,导致画面效果差,网络传送速度过慢,严重影响了观看,无法保证教学效果。第二,课程网站利用率低,课程网站是师生交流的平合,《管理学原理》课程网站建成后缺少师生网上交流,网络课堂形同虚设,导致学生访问率低,逐渐失去兴趣,这样课程网站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第三,《管理学原理》网站建成后极少更新,成了毫无意义的摆设,无法满足学生网上学习的需求。
四、《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优化策略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对独立学院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教学的核心力量,没有高水平的
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长远任务在于造就名师。任何一门精品课程的建设都离不开一位名师作为该学科的带头人和负责人,要优化《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首先也要注重造就名师这个重要环节,使其无论从教学、科研、还是业务上都能起到领军的作用。管理学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金融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各种专业性较强的工程技术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专业知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理论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科。该课程要求教师的理论知识面较广,必须具备其他交叉学科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并且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管理实践能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目前独立学院中的管理类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多数拥有较高的学历,但缺乏从事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经历,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软肋。校方为老师搭建合适的平台,可以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为其提供管理咨询和服务;参加各种管理研讨会及论坛,构建丰富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利于管理学的研究与教学。为了提高教师的管理实践能力,校方应建立起一支“双师型”即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高校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同时又属于有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任务的专业行家或生产第一线的技术能手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2.改革教学内容。独立学院管理人才的培养应实现从传统的知识型“专业人才”培养转向造就“职业管理者”的培养模式转变,不仅着力介绍具体的管理学理论,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以“课堂、实体、社会位一体为框架,把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同时把握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跟踪本学科的热点问题,并运用理论知识对最新动态和热点问题进行剖析。课程内容设计做到理论先进、知识新颖、信息量大、实践性强。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与安排上,采取团队教学,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命题及考试等,并大力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同时做到因材施教。
3.完善教学资源。对于现阶段的《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仍处于低层次的重复建设阶段,最终建成的资源库也只提供对信息的检索、查询和存储功能,很少考虑使用者的学习需求和使用行为。《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建设中,要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首先需要为教师、学生搭建一个能进行资源和获取的平台,使他们能在贡献自己知识的同时也能方便地获取到别人的知识;其次提供一个交流和讨论的环境,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应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来促进教师和学生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贡献出来,与他人分享。
4.建立科学教学管理机制。精品课程建设不是靠一两个骨干教师单打独斗的,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从课程组组长到主讲教师,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精品课程建设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获得精品课程的称号是完善精品课程建设和取得发展的新起点,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它的示范辐射作用,因此,必须强调建设的创建和巩固的全过程,必须建立一个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课题组成员应按照评审指标中所包含的内容对精品课程的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网络课件、授课录像、参考文献目录、相关教学资源库等)网上开通运行及年度更新情况,教师、学生访问、网上互动及学生评价情况等进行定期检查。检查的目的是使《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的资源能够不断的优化和拓展,使之能够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鸣涛,高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发法探析[J].科技咨询,2010(2)。
[2]李娟,试谈管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2008(4)。
[3]冯婉玲,段远源,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
【化学品的管理(6篇) 】相关文章:
护士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理2篇) 2024-09-14
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9-04
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8-26
幼儿园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范 2024-08-14
售后客服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 2024-08-02
小学学校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2024-06-19
季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6-1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要求(6篇) 2024-10-08
化学品的管理(6篇) 2024-10-08
电气自动化专业类别(6篇) 2024-10-08